强降雨过后后,极易造成疫病流行。一些多年不发生或很少发生的疫病,一些在正常年份不会发生的疾病,由于强降水的缘故,亦有可能发生。目前虽然没有疫情发生,但防病防疫是一项长期的工作。那么,汛后,如何预防传染病、怎样科学精准开展消毒呢?......
一、强降雨后需要注意和预防哪些疾病?
强降雨后使低洼地区淹没、渍水,将一系列污染物冲入饮用水水源井、地下蓄水池等供水设施进而造成饮用水水源的污染。特别要注意预防肠道传染病、皮肤病、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。
肠道传染病:强降雨后如果水源污染,粪便、垃圾和腐烂变质的有机物质(包括牲畜尸体)得不到恰当处理,蚊蝇便会滋生,加上不注意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,就会得肠道传染病,如霍乱、痢疾、肠炎、伤寒、副伤寒等。
霍乱:一般为无痛性腹泻,可以伴有呕吐,每日几次至十几次的腹泻,排出水样大便,患者四肢冰凉,双眼深深凹陷,严重脱水,治疗不及时可在发病后几小时到十几小时内死亡。霍乱治疗最重要的是根据脱水情况及时补充体液。
细菌性痢疾:主要症状有发热、腹痛、腹泻(大便数量不多,常带有脓血和粘液),每天几次到几十次,里急后重(大便后仍有未解完的感觉)、粘液脓血便等,起病较急,高热达40℃以上。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儿童,可以表现为发高烧、昏迷、抽风,却没有腹泻,病情凶险。痢疾可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。
伤寒、副伤寒:主要症状有持续高热、脾肿大、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,治疗首选药物为氟喹诺酮类。
甲肝:甲型病毒性肝炎,简称甲型肝炎、甲肝,是由甲型肝炎病毒(HAV)引起的,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,主要通过粪-口途径传播,临床上以疲乏,食欲减退,肝肿大,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,部分病例出现黄疸,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,无症状感染者常见。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,但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。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。
肠炎:大便会稀而不成形,次数增加,每天二三次至二十多次,肚子痛,呕吐,吃不下饭,有的病人还发烧。
【防治要点】为预防肠道传染病,强降雨后,请特别注重注重饮水卫生、手口卫生。吃熟食、喝开水,勤洗手。不吃接触过积水的食品,不使用被污染的水,接触积水后尽快洗手,防止病口入。出现以上症状请尽可能及时就医,确诊后应当休息、隔离。
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
虫媒传染病主要包括疟疾、乙型脑炎等。在我国,虫媒传染病是强将雨后防治的重点。
疟疾:病症为“忽冷忽热”。疟疾可有数天到数月的潜伏期,发病时先经历10分钟至一小时的发冷期,全身发抖,牙齿打颤,紧接着体温迅速上升,可达40℃以上,持续2~6小时,个别可能更长。高热后期开始出汗,遍及全身,大汗淋漓。2~3小时后体温降低,自此进入间歇期。疟疾由受染的按蚊叮咬传播。因此,强降雨后请特别注意防止蚊虫叮咬。
流行性出血热:由病毒引起,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,起病急、发冷、高热,患者常极度疲乏,剧烈头疼,腰痛,眼眶痛,同时患者有“酒醉貌”。流行性出血热治疗主要抓好“三早一就”,即早发现、早休息、早治疗和就近治疗。
流行性乙型脑炎:是由乙脑病毒引起、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,传染源主要是猪,临床上发病突然,患者高热、头痛、呕吐、意识障碍、抽搐。流行性乙型脑炎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,主要是对症、支持治疗。
【防治要点】强降雨后要做好食品卫生、食具消毒、食物保藏等工作和消毒工作,对发热病人的血、尿和宿主动物排泄物及其污染器物以及死鼠等,均应进行消毒处理,防止污染环境。除此以外,要效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,可点燃蚊香、电热蚊香片驱避蚊。
皮肤病及皮下疾病
受困群众和救援人员长时间浸泡在积水中,加之气候温暖湿润,细菌滋生,蚊虫肆虐,且卫生条件差,皮肤瘙痒,红疹,水疱,局部感染和溃疡等情形多发,因此强降雨过后应谨防皮肤病。
浸渍性皮炎:常发生在手足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的人群中,主要表现为手足部位发白、肿胀、破溃、糜烂,甚至皮肤剥离,伴有瘙痒,俗称为“烂脚丫”。感染严重时,还有畏寒、发热、乏力、头痛、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,少数抵抗力差的人会发展成败血症。浸渍性皮炎要保持局部干燥,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。浅表性皮肤创伤可用炉甘石粉或5%的明矾炉甘石粉涂擦,也可用10%~15%明矾溶液或3%~5%食盐溶液泡脚。感染严重时,应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。
皮肤癣病:初发时为小的丘疹,逐渐向外扩大,中心有自行愈合的倾向,呈圆形或者多环形,四周有丘疹,水泡或结痂或鳞屑组成的高出皮面的环形边缘,境界清楚,多发生于面、颈、躯干和四肢等处,同时皮肤癣还分为体癣、手足癣、头癣等,不同的分辨类型有不同的皮肤癣症状。皮肤癣病一般采用抗真菌外用药膏如克霉唑软膏、联苯苄唑乳膏等,能收到良效。对局部轻度糜烂渗出的癣应同时使用含抗菌素的癣药膏,避免细菌感染。
丘疹性荨麻疹:夏季是蚊虫繁衍的季节,强降雨更促进了蚊虫的滋生。蚊虫叮咬在儿童中比较常见,主要表现为四肢出现红色小丘疹、有时在皮疹顶端有透明的小水疱。对于丘疹性荨麻疹,外用炉甘石洗剂可减轻症状,也可外用激素类药膏、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等。
【防治要点】要尽量减少手足在水中浸泡的时间,保持手足部位清洁干燥,涉水时穿防水长筒靴是较好的预防方法。趟过积水后,一定要清洗局部,避免感染真菌,双手双脚都要冲洗干净后再睡觉,保持皮肤的干净、干燥和卫生。及时更换干净的内衣、鞋袜。同时避免外界刺激,如热水烫洗、过度搔抓、接触可能敏感物质如皮毛制剂等。如果皮肤有破损,及时用红药水、酒精、碘伏等消毒,防止感染。
呼吸道传染疾病
强降雨后的呼吸道传染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,还包括流感、咽喉炎、肺炎等,容易在集体居住的人群中造成爆发流行。细菌来源主要是湖泊、河流及土壤等。
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,表现为喷嚏、鼻塞、流清水样鼻涕、咳嗽等。
流感一般急性起病,出现高热(可达39~40℃)、畏寒、头疼、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、严重的肌肉疼痛等症状。
猩红热则以皮疹为特征症状,感染者全身皮肤充血发红,散布着针帽大小,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,手压全部消退,去压后复现,偶呈“鸡皮样”丘疹。
【防治要点】感冒发热患者需卧床休息,注意保暖,减少活动。多饮开水,吃清淡和稀软的食物。注意在人员密集处时带口罩,淋雨后及时更衣,避免受凉。增强体质和免疫力,勤洗手,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。另外,勿忽视新冠肺炎。健康教育在这里提醒大家,要切实增强个人防护意识,做好自我健康监测,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、嗅(味)觉减退、鼻塞、流涕、咽痛、出现结膜炎、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疑似症状后第一时间就诊、自我隔离。
莲池区卫生健康局 莲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宣
|